据中国地质大学官网发布的文章《我校在白云鄂博矿床发现新矿物“钕黄河矿 ”——稀土赋存规律研究获突破,助力战略性资源开发》 ,日前,国际矿物学协会-新矿物命名及分类委员会(IMA-CNMNC)全票批准通过了由该校杨水源副研究员 、赵来时研究员与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联合科研团队发现并申报的新矿物“钕黄河矿”(Huanghoite-(Nd) ),批准号为IMA No. 2025-014。
钕黄河矿的发现是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综合预算项目《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床稀土配分模式与赋存规律研究》的创新成果之一 。
文章指出 ,钕黄河矿发现于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床主矿矿段的矿体中部。白云鄂博矿是世界最大的稀土矿床,也是我国矿物资源的宝库,此前已发现210余种矿物,且新矿物占比逐年攀升。钕黄河矿的获批 ,进一步彰显了该矿床的复杂性与资源多样性 。
文章指出,研究团队建立了白云鄂博矿床的矿体分带特征及矿床成因模型。该模型揭示了稀土元素和铁在碳酸岩岩浆分异演化过程中选择性富集的机制。在该成矿模型的理论指导下,研究团队通过矿物微区分析新发现了氟碳钕矿、钕独居石、钕黄河矿三种白云鄂博的新稀土矿物。其中 ,钕黄河矿获得了IMA-CNMNC全票批准,成为白云鄂博矿床中第25种新矿物 。
文章还指出,钕黄河矿的发现与获批 ,以及白云鄂博矿床中富钕族稀土矿物的发现,是在矿床成因模式建立之后,理论指导新矿物发现的成果。该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稀土矿物学理论体系 ,还为钕资源的独立开发利用提供了新途径。钕作为高性能永磁材料(如钕铁硼磁体)的核心成分,在新能源汽车 、风力发电、电子信息等领域需求旺盛 。富钕族稀土矿物的发现,对于认识白云鄂博矿床稀土元素赋存状态和替代机制等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成果标志着我们对白云鄂博矿床稀土元素赋存规律的认识迈上新台阶 ,为稀土资源的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提供了关键科学支撑。
晟红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记者王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周一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
2025年3月25日,倍轻松(688793.SH)公告称,公司股东宁波倍松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宁波倍松”)拟通过大宗交易...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国富深化价值基金经理刘晓日前发表了对 2025 年市场的展望。刘晓指出,国内经济正处于复苏通道,市场大幅...
3月24日,易方达国证自由现金流ETF公开发售。该产品跟踪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这个指数是什么?有哪些优势?投资价值如何?...
记者辛圆给补贴、建平台,为了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各地纷纷放出“大招”。据央广网周一发布消息,湖...
据央视新闻报道,在3月23日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村工...